在去年一次可灵AI的线下沙龙中,陈翔宇抱着电脑,悄悄拉着可灵AI产品及运营负责人李杨到角落看一段他们团队的作品。那时AIGC技术尚处于更为初期的阶段,“他的视频几乎看不出AI常见的瑕疵,让我大为震惊。”李杨对陈翔宇给到的作品感到十分惊喜。
随着深入交流,李杨发现这是一群真正懂创作、懂技术、也懂AI语言的年轻人——专业、有想法、有审美,他们知道如何与大模型“共创”,用AI完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。
陈翔宇正是可灵AI超级创作者中的一员,他同时也是《新世界加载中》总导演、异类Outliers创始人。
就这样,由快手可灵AI与星芒短剧联合出品、异类Outliers团队制作的,全球首部AIGC单元故事集《新世界加载中》诞生,总时长达到180分钟。
今年2月,《新世界加载中》的先导片一经上线,就引发了热议。6月25日下午,《新世界加载中》在北京三里屯的英皇电影城IMAX厅举行了首映礼。
在《新世界加载中》里,可灵AI与创作者携手呈现了从科幻到荒诞、从黏土动画到漫画风格的多样表达。作品不仅展示了AI驱动下的电影级画面,也映射出“人 AI”共创在情感表达、风格融合与叙事结构上的新突破。
作为内容创作的重要基础设施,可灵AI在动态质量、语义响应和美学表达等关键维度上不断迭代,于今年5月推出了2.1系列模型。同时,从去年7月推出国内首部AIGC原创奇幻微短剧,再到近期推出的“NEXTGEN新影像创投计划”,可灵AI更不断与创作者合力推动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,构建一个持续演进的AIGC创作生态。
由快手内部两大部门——行业领先的快手星芒短剧厂牌和国产AI视频之光可灵AI携手推出的《新世界加载中》,正带动AIGC短剧迈入2.0时代。
而更为重要的是,快手也借此进一步释放加大AIGC创作者在剧集宣发、IP打造、制作资金保障等维度扶持力度的信号。就在《新世界加载中》上线前几天,柠萌影视的剧集片单发布中出现了可灵AI支持的AIGC动态海报。
AI影视进入下一个阶段:在挑战与潜力中,一个具备商业空间的实验场正在形成。
首部AIGC单元故事集登上了IMAX
电影级视听呈现
当《新世界加载中》登上IMAX大银幕,意味着人工智能赋能影视创作与观影体验又近了一步。
6月25日下午,在北京剧宣地标三里屯英皇电影城IMAX厅,放映了《新世界加载中》中的《好梦》《马丁症》《宇宙肥肠》三部AI短片。
总导演陈翔宇介绍道,《新世界加载中》采用的是单元剧的结构,像是7个不同次元的拼图,拼成一个对于AI叙事的最初幻想,从科幻到历史,从荒诞主义到奇幻,通过不同风格的表现希望构建一些共同表达的可能。
《好梦》讲述了一只被基因改造的狼人“李”在未来的霓虹都市中对抗邪恶组织的故事。《好梦》的叙事内核是一个英雄故事,其中有一个相对连续的长镜头,小女孩走向镜头,她的神情变化非常细腻的,呈现了可灵 AI对复杂情感的理解力。
《马丁症》讲述了一位父亲王涵因一场意外雷电患上“马丁症”,导致他的意识每24小时就会穿越到不同人身体里的奇幻故事。原本是远古猎人的他,唯一的牵挂是女儿。为了回到女儿身边,他历经千年穿越,当过将军、富翁、宇航员,却始终无法停留。《马丁症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时代、地域的人物形象,不仅如此,还进行了二维和三维画风的交叉设计,其中有一段漫画风格的打斗戏,主创团队精心设计了详细的动作脚本,利用可灵AI的首尾帧技术,脑补中间的过渡画面。
“当前AI很难让快速连续的打斗动作衔接得自然流畅,整个过程其实是非常繁琐的,但是当这个最终的打斗画面如愿呈现出来,大家内心是欣慰和激动的。”《马丁症》主创团队表示,尽管AI在呈现连续动作上仍然需要反复尝试,但是最终的呈现效果让他们惊喜。
《宇宙肥肠》是一部科幻喜剧色彩微电影,讲述了未来星球Y87为了科技竞争,秘密派遣探险队前往G52星执行“肥肠计划”的荒诞故事。主角阿雄和团队试图用“肥肠科技”实现突破,却因投机取巧闹出连串笑话。经历失败后,他们终于醒悟:真正的进步不能靠谎言,而需脚踏实地。
《宇宙肥肠》使用了黏土画风,主创团队面临着粘土画风的一致性和人物比例协调的挑战和困难。他们用可灵AI生成角色旋转的视频,配合出图,最终解决了人物一致性的问题。使用更新版本后的可灵AI,黏土风格的表情变得更生动、动作自然流畅。
令主创人员感到诧异的是,可灵AI轻松驾驭粘土画风,并可以进行动态包括多风格兼容,在动画中保持相对精准的面部表情控制。
几部影片展现了可灵AI驾驭不同风格的能力,在动画与真人画风间自由切换,在动作衔接等方面已经展露出技术更迭带来的亮点。
此外,从中也能看出创作者的个性化表达,他们正在更自如地驾驭AI,借此创作出自己的作品。陈翔宇认为,在AI的辅助下,导演及编剧团队的大量内容创意也实现了更富有想象力的表达,AIGC也许是下一代内容结构的雏形。
借助可灵AI,整部作品在视觉表现和艺术风格上更具冲击力,创作者也通过AI实现了更具想象力的表达。“人 AI”的共创方式和全新的叙事形式,使《新世界加载中》成为AIGC影视创作的重要探索作品。
可灵AI和创作者一起领先半步探索
技术赋能影视内容想象
当前,AIGC仍处于发展初期,生成内容存在一定的随机性,特别是在视频领域尚处于“视觉原框”阶段。
在可灵AI去年推出文生视频功能初期,陈翔宇团队仅用一晚便完成了一支小汽车飞上太空的短片,作品呈现稳定,而彼时多数人仍将AI视为生成“PPT”的工具。于是,陈翔宇团队开始探索影视叙事的可能性,尝试用全新的工作流程讲述完整故事,这使得《新世界加载中》能在当下这个节点与观众见面。
从剧本创作到内容发行,异类Outliers团队进行了一次完整的影像工业化创作流程探索。
“我们实践后发现,可灵AI是一个能够稳定、大规模嵌入剧集创作流程的生成式协作大模型。”他表示,可灵AI不仅理解影视语言,还能提供合适的影调、稳定的动态效果和语义响应,是一个适应创作流程的“影视综合体”。
从左至右分别为:《新世界加载中》总导演陈翔宇、可灵AI产品及运营负责人李杨、快手星芒短剧业务负责人张兰兰
创作者在实践中往往需要依托现有工具,甚至自研技术,搭建一套阶段性、可更新的AI制作体系。为了达到理想的视听效果,制作流程依旧复杂,对协作效率与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在导演陈翔宇看来,AI目前的生成结果仍带有不确定性,更像是一种“视觉素材库”。而真正的创作需要从这些随机画面中,逐步还原出导演脑海中的精准表达,这个过程需要依靠时间、技术和创作者的不断磨合。
而可灵AI的技术升级正是围绕创作者的核心需求展开。作为快手推出的多模态视频生成大模型,可灵AI与影视行业具有高度契合性,尤其在动态质量、语义响应和画面美学等关键维度上,持续保持全球领先。
可灵AI产品及运营负责人李杨同样指出,AI正在成为影视表达的新工具。
过去一年,可灵团队见证了AI与影视行业的深度融合趋势,也看到了技术为内容创新带来的广阔空间。在这一过程中,可灵AI持续寻找和支持更多具备创作能力与技术理想的团队,比如异类Outliers,通过共创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双向奔赴。
自2024年6月发布以来,快手可灵AI已进行了20余次版本更新,全球用户规模突破2200万。
2025年4月推出的可灵2.1系列模型在多个方面实现升级。包括标准(720p)、高品质(1080p)和面向高端创作者的“大师版”,在动作表现、语义响应等维度更为稳定精准,同时还新增了音效生成能力,使创作者可以一站式完成视频与声音的初步合成,提升制作效率与内容完整性。
在持续技术演进之外,可灵AI也在积极推动AI叙事边界的拓展。
作为国内领先的AIGC创作平台,可灵AI不断支持创作者尝试更长篇幅、更具作者表达的作品。通过举办内容征集、合作计划和人才扶持项目,持续引领AIGC影视创作的前沿探索。
2024年10月启动的“未来合伙人计划”,鼓励新锐创作者深度参与AI影视内容开发;同年12月,联合李少红、贾樟柯、叶锦添、薛晓路等9位知名导演发起“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”,发布9部AIGC短片,这是国内导演群体首次系统性地使用视频生成大模型,进行电影级内容的创作实验,彼时这9支带有导演个人色彩、风格迥异的短片,一度颠覆观众的想象。
今年4月,可灵AI发起了“NextGen新影像创投计划”,进一步连接技术与青年创作者;前不久,可灵AI面向全球AIGC用户推出“灵感成真”(Bring Your Vision to Screen)全球共创短片活动,邀请世界各地创作者提交作品。入选短片于6月在上海、香港、东京、巴黎、多伦多五大城市地标大屏联动展映,推动中国AIGC能力走向世界,也为全球创作者提供更多展示平台。
通过技术的不断演进与创作生态的建设,可灵AI正携手创作者,以实际行动探索AI赋能影视内容的更多可能。
AIGC短剧的2.0
可灵AI联合星芒短剧推动AI短剧规模化应用
《新世界加载中》虽为全球首部AIGC单元故事集,但这不是快手在AI短剧上的首次尝试。
作为国内最早布局AI短剧方向的厂牌之一,去年7月,快手星芒便联合可灵AI推出国内首部AIGC原创奇幻微短剧《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》,该片在上线两周内收获超过5000万次播放,成为AI技术在短剧场景中成功应用的早期案例。
在影视创作迈入AIGC时代的关键节点,可灵AI与快手星芒短剧携手,正尝试将技术的想象力落地为更具广度和深度的内容表达上。
如今,星芒短剧在内容策略和扶持力度上进一步加码,将从两个维度拓展AI 影视的创作空间:首先,在机制层面,星芒开放了投资、参投、分账等灵活合作模式,力图降低创作门槛,让有想法、有能力的团队可以更自由地开展AI短剧创作,减少成本负担和商业顾虑。
快手星芒短剧业务负责人张兰兰表示,AIGC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创作效率,更有潜力突破微短剧行业的产能与创意瓶颈。通过与可灵AI的深入合作,星芒希望推动行业从技术实验走向规模化应用,为短剧内容生态带来真正的“百花齐放”。
目前,技术层面AIGC仍是挑战与潜力并存的阶段,但在降本增效方面,已经可以窥见未来的潜力。
AI生成视频的流程更接近动画制作,不仅节省成本,还能在早期开发阶段替代大量实拍环节,减少演员和现场资源的投入。
导演陈翔宇指出,AIGC不仅带来了效率的提升,更释放了创作中的“试错空间”。《新世界加载中》已经可以借助可灵AI,有效解决角色造型、风格一致性、画面转场流畅度等长期困扰创作者的问题。同时,AI在人物口型与对白对齐、复杂动作场景生成(如打斗、爆炸等)方面的表现也在不断提升。可灵2.1模型的稳定性和表达力,正在帮助创作者实现风格与效率的双重突破。
尽管如此,AIGC影视仍需面对一些挑战和机遇:其一是技术上的稳定性,特别是在大幅度空间运动表达、空间关系等细节层面;其二是合理、可持续的商业化路径。
对此,可灵AI正在持续优化模型能力,并通过内容共创、创投扶持等一系列实际行动,为AIGC作品探路,引导更多创作者与观众认识到其内容价值,推动形成更为成熟的商业空间。
在AI与影视融合的探索之路上,快手可灵AI与星芒短剧的联手不仅打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内容实验场,更为AIGC影视行业撬开了通往未来的想象之门。